專訪朗智 | 博物館IP沒有紅不紅,因為藝術永遠不會過時
Q:朗智及團隊在博物館IP授權領域深耕30多年,目前朗智的授權業務狀況如何?
A:30多年來,朗智的業務逐漸從服飾領域轉移到藝術領域,帶領品牌用更長遠的眼光走向未來。1993年,當還沒有人知道什么是授權時,朗智就已開始開展授權業務,授權服務遍布亞洲,除中國外還包括日本、印尼、馬來西亞等地區。朗智率先看到了藝術授權的發展空間,預測未來市場的動向,不跟著時代走,而在時代之前走。
朗智@第13屆CLE中國授權展
現在大家逐漸都開始明白什么是藝術授權,以及藝術授權可以給品牌帶來怎樣的附加價值,成為了最大的商機之一。朗智的藝術IP產品授權業務已十分成熟,并且第一個把藝術帶進餐飲全新領域。
Van Gogh Senses 梵高藝術體驗館
@香港尖沙咀1881
如今,朗智也不局限于已有的業務,正在開發各類藝術IP,力圖將藝術IP更廣泛地帶入展覽、教育等領域,讓藝術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更重要的是,朗智并不僅僅想把西方的藝術帶進中國,更在致力于將中國的藝術帶向世界,融合中西文化,在全球留下足跡。
梵高咖啡館@第13屆CLE中國授權展
Q:能否介紹近年來,朗智開展的授權案例中,您最為滿意的三個嗎?并分析案例成功的原因。
A:最滿意的當然永遠是下一個,笑。暫時來說意義最大的應該是梵高主題餐廳,因為它是第一家把藝術帶進餐飲的,至今已在香港、深圳、廣州、上海等地開設了多家分店,把藝術氛圍與生活方式緊密結合。
梵高手表也是很重要的案例,一個香港本土的鐘表公司利用和梵高博物館合作的機會,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、開發自己的銷售渠道,成功走出香港,打開了大中華乃至全球市場的大門,這對品牌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機遇,也正是通過藝術授權而獲得的。
另外,今年我們推出了一個和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合作的珠寶系列,也是非常特別的合作。我們提取了藏羌刺繡中的12月花為主題,將他們融入珠寶設計中,非常少見地把中國傳統刺繡工藝與西方的珠寶設計結合,既弘揚了傳統文化,又為傳統工藝的現代化開發運用拓展出更多可能。
這些案例之所以成功,都和我們忠于藝術、忠于原創分不開。藝術需要被充分理解之后才能與品牌更好的結合,如果只局限于“貼牌”,那么創作出的也只會是“紀念品”。
Q:您認為國內博物館啟動IP授權及文創開發時,最需要注意的是哪幾點?
A:對國內博物館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急功近利,太過傾向于商業往往就會偏離藝術創作的初心,要拿捏一個中庸之道。做藝術是不能短視的,不能把利益看得太重,期望利益來得太快,這樣就會失去藝術本來的價值。
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自己的方向和定位,注意避免重復、沒有差異化。比如一個雨傘,貼10個IP上去,它還是那把雨傘,那有什么意思呢?
Q:您對想和博物館IP合作的被授權企業有什么建議?您選擇被授權合作伙伴的標準包括哪些?
A:中國本身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,現在很多人也逐漸意識到授權的重要性和方便性,授權領域還有很大的空間等待開發。中國消費者不再僅僅追求炫耀財富,也正在逐步追求差異化、個性化,開始對品味和美有了更高的追求,這個轉變對于藝術授權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推動。
博物館大部分屬于國家,收藏的也都是經過幾十幾百年沉淀的文物或藝術品,他們沒有紅或者不紅,價值高或低的問題,而是永遠不會過時。所以打造博物館IP一定可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,因為藝術不會過時。
與博物館IP合作的劣勢,只會存在于當你選錯博物館,或選錯代理或操手時。有些代理商可能會過于唯利是圖,不能充分考慮品牌形象與博物館形象是否能和諧地結合,這就很危險,對于品牌和博物館來講都很不公平。所以選對博物館商業模式的經營者很重要。
朗智選擇被授權合作伙伴時,最重要的考慮是希望他有熱情,對藝術有認同和熱愛,能理解藝術帶來的美和價值,這樣才能通過商業手法用藝術的美創造價值,同時獲得財富。如果一開始就只把藝術當做普通的商品,對藝術和美本身沒有熱愛,那可能就無法做出好的產品、獲得成功。
Q:今年是朗智連續第三次參加CLE中國授權展,三年來您看到了國內行業發展有哪些變化?對中國授權展有什么建議和期望?
A:中國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,現在很多人也逐漸意識到授權的重要性和方便性,授權領域還有很大的空間等待開發。中國消費者不再僅僅追求炫耀財富,也正在逐步追求差異化、個性化,開始對品味和美有了更高的追求,這個轉變對于藝術授權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推動。
希望CLE中國授權展在電影、卡通的授權之外,更注重藝術品領域授權,創造更大的格局和更好的氛圍。
朗智@第13屆CLE中國授權展